-
選取“橢圓選框工具”的時候按住 Alt + Shift 可以畫成正圓查看全部
-
圖層的快捷鍵是什么啊?查看全部
-
1.匹配顏色:就是把一幅圖的顏色匹配到另一幅圖中。 2.匹配顏色:圖像—調整—匹配顏色—源—選擇要匹配的圖片。 3.Ctrl+J摳出一個圖層,或Ctrl+C復制、Ctrl+V粘貼出一個圖層來。 4.如果要匹配顏色,選的圖必須是RGB模式。圖像-模式-改為RGB查看全部
-
其他色彩命令: 1.色彩飽和度、顏色替換、通道混合器、可選顏色、照片濾鏡、變化、色彩平衡都是用來調節色彩的。 2.Ctrl+Shift+U變黑白照片。 3.替換顏色 吸管吸取要改的顏色,調容差,改色相值調出要的顏色。查看全部
-
套索查看全部
-
1 替換顏色 “選擇” “色彩范圍” 吸管工具吸取顏色 Ctrl+U 色相飽和度,調整顏色查看全部
-
圖像-像素:圖片大小,調小后再調大數據,無法恢復,變大同時變模糊; 如何還原?(術語:矢量化 ) 窗口-圖層調板-確定(變成普通圖層);圖層-智能對象-轉換為智能對象+圖像-圖像大小-像素設置1、設置為300,圖像仍舊清晰。(這是還原嗎?還是對原來圖像的操作) 窗口-歷史記錄調板-點擊第一個記錄-圖像大小改為2.5483.63 分辨率300 另:插值算法 圖像加白邊:圖像-畫布大小-寬度1英寸、高度1英寸-相對(與原來相比加減幾)ALT復位(數據?) 按住AIT+拖動=復制 練習:兩寸改1寸:圖像大小 3.5*4.5 2.54*3.62 畫布大小 相對0.2 白色 寬高 文件-預設-照片-5*7寸 設置分辨率 (存儲加入下拉箭頭選擇)-確定,移動工具按住拖動兩寸照片,()保證大小比例都是300.在新建畫布按住ALT拖動即可。 大頭貼:打印必須確定照片 新建5寸照片分辨率必須是300,挪至新建畫布,如何充滿?ctrl+T(編輯-變形工具),拖拽,選擇約束比例按鈕。(如何確定) 大頭貼邊框素材移動拖拽不了 :圖像-色彩模式-RGE-拖拽-雙擊 總結:先設置尺寸和分辨率 像素畫:每個點都是一個像素。(回收站圖標、網頁小圖片)查看全部
-
色板:1.按快捷鍵D默認的顏色前景色為黑色、背景色為白色,按X前景色與背景色互換。 2.拾色器中Lab是大自然中實際的色彩,色域最寬的色彩模式。RGB是顯示器、投影儀、光的成像原理。 3.顏色調板:每個顏色調板都可以通過RGB來調節它的大小。 4.顏色的存儲:打開色板,調好顏色后,把鼠標放到色板最后就成油漆桶,點一下輸入名稱就可以了。 也可以編輯—預設管理器—色板—存儲(aco文件)/載入。 5.油漆桶工具(快捷鍵G):有前景/圖案兩種填充方式,(模式、不透明度、容差、消除鋸齒、連續的)和魔棒工具中的用法一樣。 6.換背景色:按Shift+油漆桶工具。查看全部
-
1.選區操作:選擇—修改(邊界、平滑、擴展、收縮、羽化)。收縮與擴展相反。 2.選取相似:根據魔術棒的容差來控制相似顏色的范圍。 3.擴大選取:擴大相同顏色的范圍,擴大選取必須連續,而選取相似不要求連續。 4.重定義邊界:選擇—調整邊緣(半徑、對比度、平滑、羽化、收縮/擴展)。 5.快速蒙版:選中選區—在工具欄中選擇以標準模式編輯(Q快捷鍵)—用筆刷刷選區里面—切換回去發現刷過的地方不在選區內,再點標準模式編輯,把前面刷的地方用白色刷掉,再切換回去,發現白色刷掉的地方在選區內。 6.選區的存儲:選擇—存儲選區,想用的時候調出來就可以。 7.選區的載入:選中一個選區—選擇—載入選區,先前存的選區就出來了。載入選區包括(新建選區、添加到選區、從選區中減去、與選區交叉)查看全部
-
在放大和縮小圖像的過程中,如果不使圖像的像素被破壞希望它依舊清晰,則需要把圖層轉化成智能對象再編輯,圖像就不會失真! 變形: Ctrl C +Ctrl V +Ctrl T 選中后在編輯——變形——{斜切等}各種操作 !!注意:編輯里的“透視”與裁剪里的“透視”不一樣,兩者成逆運算關系查看全部
-
發光填充: 一共新建除了原始的背景圖層外的兩個圖層,分別是摳選出來的圖像層{按復制黏貼鍵即可新建}和編輯層{按住Ctrl和新的圖層即可出現編輯對象},然后進行羽化填充等各種編輯,最后進行圖層的挪動,把圖像層挪到編輯層之前! 若要擴展填充范圍,則需要新建另外一個圖層來編輯:選擇——修改——擴展——羽化——填充——挪動圖層 投影: 也是兩層,新建選取的目標圖像層和投影的編輯層 按住Ctrl 鍵和新圖層選出目標圖像——羽化——黑色——填充——挪動圖層查看全部
-
四種選區①選區②選區加+shift③選區減+alt④選區交 shift+alt查看全部
-
Ctrl+r=標尺查看全部
-
①Ctrl+t/c/v移動復制。Ctrl+e覆蓋。查看全部
-
①移動工具+alt/ctrl+c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