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任何工具+M=選區工具; 2:shift+M,矩形與圓形選區工具互切; 3:圓形選區工具+shift,選取正圓; 4:shift+ctrl鍵+I,反選; 5:ctrl+U,“色樣飽和度”調板,調圖片明暗; 6:ctrl+T,調整圖片尺寸大??; 7:ctrl+Alt+Z=撤銷; 8:ctrl+D,取消選區; 9:ctrl+E,合并圖層; 10:圖像——調整——曲線,或者ctrl+M,調節圖像變得模糊; 11:濾鏡——高斯模糊,調節圖像變得更加模糊查看全部
-
L-明度 A-白色畫筆調整 品紅(暖色調)255 /黑色畫筆調整 綠色(冷色調)0 B-白色畫筆調整 黃色(暖色調)255 /黑色畫筆調整 藍色(冷色調)0 Lab通道中,明度通道儲存的是亮度信息,a通道是綠色到品紅的過渡,b通道是黃色到藍色的過渡。Lab模式是為了彌補不同設備RGB模式出現的色彩偏差而創建的可以顯示 所有色彩的模式。Lab模式下,紅顏色的值是61/91/78,綠顏色是83、-128/87。在Lab模式下加強圖像的飽和度時,可以用橡皮將不想改變的部分的效果擦除。出現色偏是色彩沒集中在曲線的中心區域,將色彩調到中心位置即可。 應用Lab可以打開通道看見4個圖層 通道與曲線(通道):調明度、a、b通道,中間灰度一般不動,調節靈活改變;高光調暖色,越左越暖。陰影調冷色,越右越冷,顏色越深;調整色偏在直方圖中心點位置,而非零軸的位置(其輸出為0)冷暖就會平衡。 Lab通道:1、亮度通道(明度所在)、a(綠和品紅)、b(藍和黃)其適用于比較大片,色片比較一致的。作用控制飽和度、控制色調、修改 顏色 2、通道與畫筆、選區(前/背景色為黑/白)結合:白色增加暖色(品紅/黃)黑色增加冷色(綠藍) 3、通道與漸變(黑白)結合:需在ab通道進行(同上2)出現五彩絢麗效果 ****4、通道與曲線(通道):調明度、a、b通道,中間灰度一般不動,調節靈活改變;高光調暖色,越左越暖。陰影調冷色,越右越冷,顏色越深;調整色偏在直方圖中心點位置,而非零軸的位置(其輸出為0)冷暖就會平衡。 5、RGB比較Lab:Lab顏色更亮(比如綠色和紅色混合為黃色,Lab的黃色更 亮)查看全部
-
1、ctrl+m 調出曲線圖 2、曲線越陡,對比度越強 3、ctrl單擊在圖片上用吸管取色,雙擊都可加點,然后進行調整。 4、輸出大于輸入,變亮。輸出小于輸入,變暗。查看全部
-
ctrl U 色相 Ctrl j 扣圖層 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閾值----線條輪廓 色調分離:色階調卡,做油畫 濾鏡中的高反差保留與閾值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1、閾值:用于提取線條,濾鏡-其它-高反差保留,再用圖像-調整-閾值 2、色調分離:用于油畫效果查看全部
-
按F12返回原圖 色相飽和度改變圖像某一處的顏色:選出選區-色相飽和度(下面有類似容差的長方形挑卡和不直角梯形的調卡配合調節)。 色彩范圍+色相飽和度配合調色(Ctrl+u) 替換顏色:圖像-調整-替換顏色(吸管、顏色容差選出-調節色相調色) 通道混合器:交明顯單一顏色分布不太復雜的圖像替換。 可選顏色(ctrl+Alt+j+s) 圖像-調整-變化(配合陰影、高光與點擊顏色圖層) 色彩平衡:陰影、高光、中間調++顏色條卡配合 所有的與選區配合使用 Ctrl+shirt+u:去色,變黑白照片查看全部
-
1. Ctrl + U 色相/飽和度 2 多邊形套索和磁性套索, delete 減點, esc全部取消 3 shift加, alt減, shift + alt 是交集 4 套索可配合 Ctrl+ 和 Ctrl- 放大縮小使用 5 摳圖摳得不細致的地方,可以用磁性套索工具接著套出來然后delete查看全部
-
太亮是曝光過度 太暗是曝光不足 照片灰蒙蒙是反差不足 逆光圖即反差過度(如拍照時前面人是暗的 背景是亮的 選擇圖像選項 調整-陰影/高光 陰影調大即可 色調均化調整灰度過高的情況 可以讓圖片清晰一些 輸出色階可以調整最白與最黑 ctrlT快捷鍵出來色階 漸變在油漆桶那里找 選擇點后拉動到另一點 紅臉蛋:選取后羽化ctrlL打開紅色通道調節即可曲線上色和色階上色的區別--曲線上色可以點擊圖像任何一處進行上色,而色階達到這點很困難。 不同選區可以直接在圖像上想要的----優點之一 色階上色要結合選區進行,而曲線上色只是點擊想要的點調節---優點2查看全部
-
按住ctli+刪或退格鍵等于背景填充查看全部
-
選取相交里面alt+刪等于前景填充查看全部
-
根據透視拍攝的圖片,可選定透視功能進行圖像校玉,還原為正常水平視角;裁剪圖像大小可在工具中自行沒定查看全部
-
圖像所需旋轉角度可在吸管工具中用標尺,選定水平面參考線來查看需要校正的角度,使圖像水平查看全部
-
X--交換前背景色查看全部
-
alt自動切換查看全部
-
圖層空的就合并圖層在進行復制粘貼查看全部
-
alt復位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