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于存放固定不變的數據
2、count(),統計某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3、index(),某個元素的位置/下標,如多次出現,則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位置
查看全部 -
list = [['A', 'B', 'C'], [1, 2, 3]]
for item in list:
? ?for ch in item:
? ? ? ?print(ch)A
B
C
1
2
3查看全部 -
1、刪除列表中的元素
(1)pop(),默認刪除最后一位元素
(2)pop(2),指定位置2,刪除第三個元素
查看全部 -
1、向列表中追加元素
(1)append(),特點,追加到最后一位,如append('alice')
(2)insert(),特點,兩個參數,一個是位置,一個是元素,如insert(2,'alice')
注意,使用insert會破壞原來的位置順序
查看全部 -
1、訪問最后列表中最后一個元素[-1],倒數第二個元素[-2]
查看全部 -
1、有序
2、有位置信息,稱之為索引
3、報錯信息,超出列表范圍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查看全部 -
()?空元組
(1)?輸出為1?不是輸出(1)、
(1,)?輸出(1, )
查看全部 -
搭配元組使用
count(指定元素)?計算出現指定元素的個數
count(不存在的元素)?可以這樣設定,返回為0?
index(指定元素)指定元素的下標位置
指定元素只有一個,正常返回下標位置
指定元素有多個,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位置
查看全部 -
tuple?
list
這些關鍵字最好不要用來作為變量名
查看全部 -
元組特性:
1、有序的
2、可為空
3、可包含多種元素
4、固定不變無法替換或添加新元素
元組 ==》?元組名 = ()
列表轉換成元組 tuple(列表名)
元組轉換成列表?list(元組名)
查看全部 -
列表名(數字下標)?=?'字符串' 把數字下標對應位置的字符用新引入的?字符串?替換
查看全部 -
append()總是把需要插入的元素放在最后 insert(插入的位置,插入的元素)可以把需要插入的元素放在指定位置
查看全部 -
列表切片的方式輸出的也是列表
查看全部 -
列表是有序的
列表可用中括號 [ ]方式指導特定位置訪問、也叫索引
中括號[ ]?起始位置:終止位置、可以切片
可以越界切片、越過的部分為空
查看全部 -
注意:
????若代碼第一個字符前面存在空格、會直接報錯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