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end()方法總是將元素添加到list的尾部,一次只有一個參數
insert()方法,insert()方法和append()方法不一樣,insert()方法需要兩個參數,分別是需要插入的位置,以及需要插入的元素。
查看全部 -
輸出列表偶數位置的元素。
列表的下標是從0開始,可在迭代時將第一個元素的下標換成1,方便觀察。
查看全部 -
列表是有序的,因此我們可以按順序訪問列表中的元素。
查看全部 -
列表(list)是一種有序的容器
使用中括號[]把需要放在容器里面的元素括起來,就定義了一個列表。
list可以同時放入任意類型的數據,這是Python這門語言決定的,因為Python是動態語言。
查看全部 -
特別注意: if-elif-else條件判斷會從上到下依次判斷,如果某個判斷為 True,執行完對應的代碼塊,后面的條件判斷就直接忽略,不再執行了。
查看全部 -
需要使用format來處理字符串,輸出不固定的內容(可輸出多種數據類型)。
字符串format由兩個部分組成,字符串模板和模板數據內容組成,通過大括號{},就可以把模板數據內容嵌到字符串模板對應的位置。# 字符串模板(包含{})
template = 'Hello {}'
# 模板數據內容(指定大括號的內容)
world = 'World'
result = template.format(world)
print(result) # ==> Hello World查看全部 -
while True:
注意,true要大寫才能運行
查看全部 -
if num % 2 == 1? ? 意思是取偶數? %是取模,除2的余數
查看全部 -
測試
查看全部 -
raw的r符號用于抑制轉義,'''...'''可替代\n,即在'''...'''中換行輸入。
查看全部 -
要表示字符串Bob said "I'm OK"
由于'和"會引起歧義,因此,我們在它前面插入一個\表示這是一個普通字符,不代表字符串的起始,因此,這個字符串又可以表示為'Bob said \"I\'m OK\".'
要表示字符串Bob said "I'm OK"
由于'和"會引起歧義,因此,我們在它前面插入一個\表示這是一個普通字符,不代表字符串的起始,因此,這個字符串又可以表示為'Bob said \"I\'m OK\".'
查看全部 -
Python把0、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False,其他數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
not計算的優先級是高于and和or的,非運算高于與運算和或運算
True,False 對大小寫敏感
查看全部 -
None表示一個值(空值),不是沒有!
查看全部 -
e=10^
查看全部 -
count()方法用來統計tuple中某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T = (1, 1, 2, 2, 3, 3, 1, 3, 5, 7, 9)
print(T.count(1)) # ==> 3
print(T.count(5)) # ==> 1index()方法可以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標,當一個元素多次重復出現時,則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下標位置。
T = (1, 1, 2, 2, 3, 3, 1, 3, 5, 7, 9)
T.index(9) # ==> 10
T.index(5) # ==> 8
T.index(1) # ==> 0 # 多次出現,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位置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