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值:
list[i:j] 就是從列表的索引 i 到索引j 個的值;列表的索引第一位是從0開始的
list[i:j:2] 一樣取i 到 j 但加入了步長 這里步長為2;也就是取每次索引位置開始+2的值
eg:
list[::2 ] 就是取奇數位 這里的 i j 我們省略的話就是默認數組最開頭到結尾
list[1::2] 這里缺省了j 但是i定義了1 也就是從數組第二個數開始取 ,所以這個是取偶數位
查看全部 -
在Python中,包括列表(list)、元組(tuple)、字典(dict)、集合(set)等,他們都可以放入多個元素,因此都可以算作是容器。
列表(list)是一種有序的容器,放入list中的元素,將會按照一定順序排列。使用中括號[]把需要放在容器里面的元素括起來,就定義了一個列表。
list可以放入數字、字符串等數據類型,list不對放入其中的類型進行判斷,也就是說,list可以同時放入任意類型的數據。
eg:L = ['Alice', 66, 'Bob', True, 'False', 100]
print(L)append: 將被添加的內容作為1個元素,默認添加到列表的最后;
insert: 可以根據索引,指定添加位置,所以叫“插入”
extend :將被添加的內容查分為單個元素,再添加到列表的最后。
remove : 將制定的值刪除;
pop : 默認從列表末尾進行刪除,也可以根據索引刪除制定位置的元素
del : 根據索引刪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查看全部 -
二、字符串&布爾值&空值
1、句子或者單詞都是字符串,字符串用“或”邏輯串聯起來。比如“abc”。
2、布爾值即為“對(TRUE)”和“錯(FALSE)”,布爾值只能是兩者其一的狀態。
3、在Python中可以直接用“True”和“False”表示布爾值,注意大小寫,不需要用字符串符號括起來
4、運算符號
1)and : 兩真為真,一真一假為假
2)or:兩真為真,一真一假為真
3)not :非運算,將True轉變為False
查看全部 -
一、整數&浮點數
1、二進制用“0b”表示,比如“0b0110”
2、十六進制除0~9外,還用a b c d e f,在Python中也會用“0x”來表示,比如“0x12ef”
3、進制之間的轉換技巧可以參考“https://www.cnblogs.com/gaizai/p/4233780.html#_labelConvert10”
4、浮點數則是小數,一個小數的小數點位置是可變的,如“1.23x10^9”和“12.3x10^8”是相等的;Python中用"e"代替“10”,比如“1.23x10^8”可寫成“1.23e9”或“12.3e8”;“0.000012”可以寫成“1.2e-5”
5、整數和浮點數在計算機內部存儲的方式是不同的,整數運算永遠是精確的,而浮點數運算則可能有四舍五入的誤差。
查看全部 -
添加dict元素
1、可以使用賦值語句往里面添加元素
注意:實際上,value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元素,可以是list、tuple等
查看全部 -
讀取dict元素
1、dict提供通過key找到對應value的功能,通過d[key]的形式,就可以得到對應的value。
注意:在dict中,也是一樣的,當對應的key不存在時,也會引發錯誤,因此我們在需要通過key找到value時,一定要先判斷key存不存在,然后才使用上面的方式獲取對應的value,以避免錯誤。
2、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通過key來獲取對應的value,這種方法不會引起錯誤,dict本身提供get方法,把key當作參數傳遞給get方法,就可以獲取對應的value,當key不存在時,也不會報錯,而是返回None。
注意:因為通過get方法在代碼實現上更加簡單,且不會引起錯誤,因此更加推薦使用get方法來獲取dict的元素。
查看全部 -
定義 dict
我們使用花括號{}表示這是一個dict,然后key和value之間使用冒號:分割,并且每一組key:value的最后,以逗號,表示這一組的結束
查看全部 -
可變的Tuple
對于tuple,它和list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tuple是不可變的,tuple里面的元素,也是不可替換的。但是這針對的是僅包含基礎數據類型(數字類型、布爾類型、字符串類型)的數據,對于組合數據類型,則不受這個約束。
元組T中的第三個元素已經成功被改變了,這就有悖前面的定義,元組是不可改變的。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雖然tuple中的list元素改變了,但是tuple本身指向的list仍然是同一個list,list本身并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list里面的一個元素,這是tuple所約束不到的范圍。
查看全部 -
單個元素的tuple
tuple和list一樣,可以包含 0 個、1個和任意多個元素,包含多個元素的 tuple,前面我們已經創建過了,包含 0 個元素的 tuple,也就是空tuple,直接用()表示。
為什么包含一個元素的元組打印出來之后沒有小括號,而是只有一個數字呢?
因為()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作為括號表示運算時的優先級,結果(1)被Python解釋器計算出結果 1,導致我們得到的不是tuple,而是整數 1。
因此,要定義只有一個元素的tuple,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一個逗號,。查看全部 -
由于tuple一旦定義之后便不可修改,所以在實際編程中,tuple經常用于存放固定不變的數據。因此在使用上,tuple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可以訪問tuple中的數據。
訪問tuple元素的方法:
1、count()方法:用來統計tuple中某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注意:對于不存在的元素,count方法不會報錯,而是返回0,這是合理的,因為元組里面有0個不存在的元素。
2、index()方法: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標,當一個元素多次重復出現時,則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下標位置。
注意:index()方法和count()方法不一樣,當指定的元素不存在時,使用index()方法Python會報錯。
查看全部 -
Tuple
元組(tuple)和list一樣,也是一個有序容器,在元組中,同樣可以包含0個或者多個元素,并且也支持索引訪問、切片等操作。
定義元組的方式是使用小括號()將元組內的元素括起來。元組數據類型可以把不是元組的容器轉換為元組,比如將列表轉換成元組。
同樣的,對于列表數據類型,也可以把元組轉換成列表,但是,tuple和list不一樣的是,tuple是固定不變的,一旦變成tuple,tuple中的每一個元素都不可被改變,同時也不能再往tuple中添加數據,而list是可以的。元組(tuple)的這個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在運行上tuple的性能是list的數倍
查看全部 -
字符串format(用于輸出內容不固定的情況)
用法1:
變量名A=‘字符串A {} ’#定義字符串模板
變量名B=‘字符串B’
變量名C=變量名A.format(變量名B)
用法2:
若模板中變量名多的話可以指定順序
如:變量名A=‘變量名1{2} ,變量名2{0} ,變量名3{1} ’
? ? ? 變量名B=變量名B.format('str1','str2','str3')
用法3:
可以指定對應的名字
template = 'Hello {w}, Hello {c}, Hello , Hello {i}.'
world = 'World'
china = 'China'
beijing = 'Beijing'
imooc = 'imooc'
# 指定名字對應的模板數據內容
result = template.format(w = world, c = china, b = beijing, i = imooc)
print(result) # ==> Hello World, Hello China, Hello Beijing, Hello imooc.查看全部 -
raw字符串和轉義字符
1.如果多個字符串包含多個轉義字符,可用r'...'表示法表示。
PS:r'...'不能表示多行字符串,也不能表示含‘和”的字符串
2.若要多行字符串可用'''...'''展示。
如:print('''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3.若多行字符串中有多個轉義字符可結合r'''...'''使用(PS:該方法可表示’和”)
如:
>>> print(r'''"To be or not to be":taht is the question
... Whete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o be or not to be":taht is the question
Whete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 print(r'''"To be or not to be":taht is the question
... Whete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o be or not to be":taht is the question
Whete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查看全部 -
python的dict就是專門保存這種映射的。
查看全部 -
雖然tuple中的list元素改變了,但是tuple本身指向的list仍然是同一個list,list本身并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list里面的一個元素,這是tuple所約束不到的范圍。
tuple里面包含list,導致tuple是可變的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