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tuple,直接用()表示
創建單個元素的tuple:
定義只有一個元素的tuple,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一個逗號
T?=?(1,?) print(T)
查看全部 -
訪問tuple中元素的方法
- count()方法用來統計tuple中某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T?=?(1,?1,?2,?2,?3,?3,?1,?3,?5,?7,?9) print(T.count(1))?#?==>?3 print(T.count(5))?#?==>?1 #?對于不存在的元素,count()將會返回0
- index()? ?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標,當一個元素多次重復出現時,則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下標位置。
T?=?(1,?1,?2,?2,?3,?3,?1,?3,?5,?7,?9) T.index(9)?#?==>?10 T.index(1)?#?==>?0
> 當指定元素不存在時,index()方法會報錯
查看全部 -
元組(tuple)也是有序容器,支持訪問、切片等操作;
定義元組的方式是使用小括號()將元組內的元素括起來。
列表、元組相互轉化
L?=?['Alice',?'Bob',?'Candy',?'David',?'Ellena'] T?=?tuple(L) L?=?list(T)
tuple中的每一個元素都不可被改變,同時也不能再往tuple中添加數據
查看全部 -
二維list,列表的嵌套
對于二維list,列表里面的每一個元素仍然是一個列表;
若要獲得二維列表中的列表的元素,
list[二維列表中元素的位置][要訪問的元素的位置]
查看全部 -
替換列表中的元素
list[要替換元素的位置] = 替換的元素
> 正序索引和倒序索引都可以實現上述功能。
查看全部 -
在列表中刪除元素
- pop()? ?
????默認刪除列表的最后一個元素,并返回;
L?=?['Alice',?'Bob',?'Candy',?'David',?'Ellena'] name?=?L.pop()
括號內可接收一個參數,用于指定刪除的元素的位置。
L?=?['Alice',?'Bob',?'Candy',?'David',?'Ellena'] name?=?L.pop(2)
查看全部 -
在列表中添加新元素
- append()? 能夠追加到列表的末尾;
names?=?['Alice',?'Bob',?'David',?'Ellena'] names.append('Candy')
- insert()? ?需要兩個參數,分別是需要插入的位置,以及需要插入的元素。
names?=?['Alice',?'Bob',?'David',?'Ellena'] names.insert(2,?'Candy')
> 新元素插到列表中間位置時,其后面所有元素將自動往后移動一位。
查看全部 -
1.在Python規范中,一般使用4個空格作為縮進
查看全部 -
1.Unicode通常用兩個字節表示一個字符,原有的英文編碼從單字節變成雙字節,只需要把高字節全部填為0就可以。
查看全部 -
在python中,也支持倒序訪問列表中的每一個元素;
names?=?['Alice',?'Bob',?'David',?'Ellena'] print(names[-1])?#?==>?Ellena #?-2?則對應倒數第二 #?.....
查看全部 -
列表中每一個元素的位置,稱之為索引(index);
可以使用位置的方式獲取列表中的元素。
names?=?['Alice',?'Bob',?'David',?'Ellena'] print(names[0]) print(names[1]) print(names[2]) print(names[3]) #?列表中的元素從0開始 #?如果超出列表范圍,程序將會報錯
查看全部 -
列表是有序的,可以使用for循環來按順序訪問列表中的元素。
通過for循環訪問列表每一個元素的方式,我們稱為迭代。
查看全部 -
在程序中,容器是一種可以把多個元素放在一起的數據結構,可以用in, not in等關鍵字判斷某個元素是否包含在容器中。
- list(列表):
? ? 有序容器,用方括號[ ]括起來,可以同時放入任何類型的數據,也可以直接打印出來。
查看全部 -
在迭代中可以使用continue使不想要的部分跳過
查看全部 -
1.and or not 類似高中數學知識點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