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多個分支結構的程序,要用到多個if函數,可以用if-elif-else函數,格式如下:
if 條件:
??? print()
elif 條件:
??? print()
elif 條件:
??? print()
else:
??? print()
特別注意: 這一系列條件判斷會從上到下依次判斷,如果某個判斷為 True,執行完對應的代碼塊,后面的條件判斷就直接忽略,不再執行了。查看全部 -
對于多次分類的語句,我們可以用if-elif-else語句。格式如下:
查看全部 -
age=19
if age>18:
??? print('adult')
else:
??? print('teenager')查看全部 -
在這里,同樣需要注意兩個地方,第一個是冒號:,在else中,同樣需要冒號;其次是縮進,在else的子邏輯分支,同樣需要縮進。查看全部
-
Python之if-else語句
使用if判斷,可以在當if條件為True時,執行if的子邏輯分支,但有時候,也想在if條件不為True時,執行別的子邏輯分支。查看全部 -
age=19
if age>18:
??? print('adult')查看全部 -
字符串:
1. "",'',''' '''
2. 字符串用\進行轉義
3.轉義字符 \不計入字符串的內容中。
***常用的轉義字符還有:
\n表示換行
\t?表示一個制表符
\\表示?\?字符本身查看全部 -
這里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可以看到print('抱歉,考試不及格')這行代碼明顯比上一行代碼縮進了,這是因為這行代碼是if判斷的一個子分支,因此需要縮進,在Python規范中,一般使用4個空格作為縮進
在if語句的最后,有一個冒號:,這是條件分支判斷的格式,在最后加入冒號:,表示接下來是分支代碼塊查看全部 -
布爾類型:
1. and,or,not
2. 短路計算 解釋器在做布爾運算時,只要能提前確定計算結果,它就不會往后算了
***Python把0、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False,其他數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
查看全部 -
整數與浮點數:
1. 四則運算 +-*/
2. 取模運算 %
3. 地板除 忽略小數部分 //
4. round(數值,保留的位數)
查看全部 -
變量:
1. 合法變量名
2. 定義變量 變量=數據
3. python為動態語言
查看全部 -
Python之if語句
計算機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動化的任務,因為它可以自己做條件判斷,通過條件判斷,選擇做什么樣的邏輯(當然,邏輯是需要我們提前寫好的),我們稱之為條件分支判斷。查看全部 -
s='AABCDEFGHIJ'
a=s[1:9]
print(a)
運行結果:
ABCDEFGH
主要注意區間,不取最后一位查看全部 -
Python基礎數據類型:
1. 整數
2. 浮點數
3. 字符串
4. 布爾值 True & False
5. 空值None
查看全部 -
s='abcd
ab=s[0:2]
print(ab)
運行結果:
ab
切片需要在中括號[]中填入兩個數字,中間用冒號分開,表示子串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并且這是半閉半開區間,不包括最后的位置。ab = s[0:2] # 取字符串s中的第一個字符到第三個字符,不包括第三個字符
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