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不確定的數據內容,比如程序要實現發送手機訂閱成功短信給各個用戶,這時候可以用字符串格式化處理。
花括號是模板,利用字符串format方法,將format后面的括號內內容填充到前面的花括號模板中。格式是'{ }'.format( )
這種格式除了可以實現內容排序,還可以實現內容指定
'{ } { } { }'.format( )
{ }中可以填序號,也可以不填,不填則默認排序。
{ }中也可以指定需要占位的標識符,只需要在format后面的括號內對應好標識符指定的值即可
舉例子
查看全部 -
r'''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查看全部 -
當一個字符串中包含多個符號,一個個去轉義過于麻煩,此時只需要在整個字符串最前面用一個小寫字母r,代表整個字符串中的符號都是普通字符。但是不適用于多行字符串,多行字符串用三引號表示,這個表示方法和單行字符串中,需要換行的字符前用\n表示,是一樣的效果
查看全部 -
字符串用單引號或者雙引號包裹起來,但是如果一個字符串中本身包含這樣的單引號或者雙引號,需要用反斜杠進行轉義標識,代表這個單引號或者雙引號不是字符串的表示,而是一個普通字符
查看全部 -
dict提供keys()函數,可以返回dict中所有的key。
d = {'Alice': [50, 61, 66], 'Bob': [80, 61, 66], 'Candy': [88, 75, 90]}
for key in d.keys():
? ?print(key)
# ==> Alice
# ==> Bob
# ==> Candydict提供values()函數,可以返回dict中所有的value。
d = {'Alice': [50, 61, 66], 'Bob': [80, 61, 66], 'Candy': [88, 75, 90]}
for key in d.values():
? ?print(key)
# ==> [50, 61, 66]
# ==> [80, 61, 66]
# ==> [88, 75, 90]dict提供clear()函數,可以直接清除dict中所有的元素。
d = {'Alice': [50, 61, 66], 'Bob': [80, 61, 66], 'Candy': [88, 75, 90]}
print(d) # ==> {'Alice': [50, 61, 66], 'Bob': [80, 61, 66], 'Candy': [88, 75, 90]}
d.clear()
print(d) # ==> {}查看全部 -
print(x+x+z)
字符串連接
查看全部 -
L = [[1, 2, 3], [5, 3, 2], [7, 3, 2]]
L[0]=[1, 2, 3]? ?長、寬、高
a=[1,2,3]? ?長、寬、高
a[0]=1, a[1]=2, a[2]=3
查看全部 -
記得變量初始化
查看全部 -
兩端范圍的先放前面;
如果變量大于某個數值進行判斷,數值選擇大的,如果選擇小一點的會覆蓋大的
比如:這里選擇age>3,就會覆蓋age>6,當age=10的時候就在age>停止了不會判斷age>6;
同理如果變量小于某個數值進行判斷,數值需要選擇小的,如果選擇大的就會覆蓋小的數值范圍
比如:這里選擇age<
查看全部 -
截取末位的字符串,需索引+1.因為切片索引不包括末位數字
查看全部 -
這里的format是一個數組?調整順序{3},{2}等是索引數組里的字符串?
可以這么理解
查看全部 -
a = 'python'
print('hello', a and 'word')
hello, word
查看全部 -
count()方法用來統計tuple中某個元素出現的次數,對于不存在的元素,count方法不會報錯,而是返回0。
index()方法可以返回指定元素的下標,當一個元素多次重復出現時,則返回第一次出現的下標位置。
查看全部 -
因此,要定義只有一個元素的tuple,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一個逗號
查看全部 -
定義元組的方式是使用小括號()將元組內的元素括起來。
tuple和list不一樣的是,tuple是固定不變的,一旦變成tuple,tuple中的每一個元素都不可被改變,同時也不能再往tuple中添加數據,而list是可以的。在運行上tuple的性能是list的數倍。
查看全部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