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swap交換分區查看全部
-
換算方法查看全部
-
44222查看全部
-
mkfs.ext3 /dev/sdb1 格式化分區 mkfs -t ext4 /dev/sdb2查看全部
-
chfn 配置用戶詳細信息 finger 顯示信息查看全部
-
組密碼是在用戶切換到附屬組敲命令時需要輸入的密碼查看全部
-
user相關操作 在etc下touch一個nologin文件就可以禁止root以外的用戶登陸查看全部
-
用戶組相關操作 可以進入 /etc/group 查看用戶組信息 必須先刪除組內用戶才能刪除這個組查看全部
-
三。passwd 文件 每一行對應一個用戶配置信息 root用戶編號肯定是0 四 shadow文件 登陸密碼一般是單向加密 與passwd一一對應 系統運行中,需要讀取group和passwd,來判斷用戶屬于哪個用戶組之類的問題 所以權限不能太高,但是又怕密碼泄露,所以產生gshadow和shadow文件來保存密碼查看全部
-
一。配置文件group中 用戶組也有密碼 可以省略用戶名列表 有且只有一個用戶 用戶名和組名相同 1.root 組號一定是0 2.組號1-499:預留給軟件或服務,越早組號越小 3.>=500分配給用戶手動創建的用戶組 4.組密碼占位符全是用x表示 二。gshadown 組密碼配置文件,與group文件一一對應 *,空,! 表示組密碼為空,沒有密碼 組管理者一般是空,表示組內所有人都是組管理者查看全部
-
原配和替補的比喻 節操已碎查看全部
-
底行模式: -:w 內存保存 -:q 退出編輯器 -:! 強制執行 -:ls 列出當前編輯器打開的所有文件,如上節課中的aa,bb,cc文件 -:n 切換到下一行或下一文件 -:N 切換到上一文件 -:數字 光標切換到第幾行 -:/xxx 從當前光標行向后搜索至xxx第一次出現的行首。 -:?xxx 從當前光標行向前搜索至xxx第一次出現的行首。 命令模式指令: h左移 l右移 k上移 j下移 Ctrl+f向上翻頁 Ctrl+b向下翻頁 ctrl+u向上翻半頁 ctrl+d向下翻半頁 dd刪除光標當前行 o在光標所在行的下方插入一行并切換到輸入模式 yy復制光標所在行 p(小寫)在光標下方黏貼 P(大寫)在光標上方黏貼查看全部
-
vim中光標位置切換: vim 文件名 :最后一行 vim +數字 文件名 :第數字表示那行 vim +XXX 文件名 :xxx在文件中第一次出現的那行(n轉換到xxx下一次出現的行首) 文件之間的切換: vim 文件1 文件2 文件3 :同時打開或創建3個文件。 esc :n(文件1->文件2->文件3 進行切換)正序 esc :N 或prev (文件3->文件2->文件1 進行切換)倒序查看全部
-
vi(visual interface)可視化接口,是一種編輯器,類似于windows下的記事本。 vim是vi的升級版,它可以:實現多步撤銷(U);跨平臺(windows下也有vim編輯器);語法亮度(輸入程序會自動識別變色);界面查看全部
-
vim三種模式:命令模式、輸入模式、底行模式。 打開vim創建的文件輸入i(轉換為輸入模式) dd(直接刪除第一行內容)這均為命令模式; 退出時按esc冒號輸入wq這是底行模式,也是命令模式。 cat+文件名 :查看文件內的內容。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