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和用戶組查看全部
-
這里有幾個關鍵點都不容易理解啊查看全部
-
用戶和用戶組進階命令: 1.鎖定賬戶命令:passwd -l cls(用戶名) 2.解鎖賬戶命令:passwd -u cls(用戶名) 3.清除賬戶密碼:passwd -d cls(用戶名)查看全部
-
用戶和用戶組的基本命令: 1.創建性感的妹子組:groupadd sexy(組名) 2.修改用戶組的名稱:groupmod -n market(新組名) sexy(原組名) 3.修改組編號:groupmod -g 668 market 4.創建組名為boss的用戶組,組編號為888:groupadd -g 888 boss 5.刪除用戶組:groupdel market 6.用戶組里添加用戶:useradd -g sexy(組名) sdf(用戶名) 7.創建用戶時,指定用戶的個人文件夾:useradd -d /home/xxx imooc 8.給用戶添加備注:usermod -c dgdzmx(備注信息) sdf(用戶名) 9.修改用戶名:usermod -l cls(新用戶名) sdf(原用戶名) 10.給cls指定新文件夾:usermod -d /home/cls cls 11.修改用戶所屬用戶組:usermod -g sexy(現在用戶組) imooc(用戶名) 12.暫時禁止普通用戶登錄服務器:touch /etc/nologin查看全部
-
用戶和用戶組: 1./etc/shadow 存儲當前系統中所有用戶的密碼信息查看全部
-
用戶和用戶組: 1./etc/passwd 存儲當前系統中所有用戶的信息 2.使用:分割成了7段查看全部
-
用戶和用戶組: 1. /etc/gshadow 目錄下存儲的是當前系統中用戶組的密碼信息 2. group配置文件中的每一行和gshadow配置文件中的每一行一一對應,都是使用“:”分割成四段 3.組的密碼為空,或者為"*"或者"!",都可以認為組的密碼為空 4.組管理者一般情況下是空的,組內所有用戶都可以管理這個組查看全部
-
用戶和用戶組: 1. /etc/group 目錄下存儲當前系統中所有用戶組的信息 2. root用戶組一定是0,組號 1 - 499 是系統預留的組編號,預留給以后安裝的軟件和服務,越早安裝的軟件和服務,組編號越小 3.用戶手動創建的組用戶,組編號是從500開始的,一般情況下,>=500并且未被使用的最小組編號分配用戶手動創 建的用戶組 4.組密碼占位符全是用“x”表示查看全部
-
用戶和用戶組: 用戶:使用操作系統的人 用戶組:具有相同系統權限的一組用戶,在Linux系統中可以從在多個用戶組查看全部
-
新硬盤添加到服務器中后需要創建分區,格式化分區,掛載分區之后才可以使用,這些步驟缺一不可;新添加的磁盤分區可以掛載到系統的任意位置查看全部
-
swap交換分區: 1.建立一個普通的Linux分區,主分區或者邏輯分區都可以 2.修改分區類型的16進制編碼 (修改分區類型編號,①輸入“t”,②然后選擇分區編號,③然后輸入16進制編碼,④輸入L查看編碼列表) 3.格式化交換分區(mkswap /dev/sdb6) 4.啟用交換分區(swapon /dev/sdb6) free命令查看swap加載狀況; 停止swap分區:swapoff /dev/sdb6查看全部
-
掛載分區: 1.沒有掛載無法使用,分區默認的掛載目錄是/mnt目錄;掛在到imooc目錄下:mkdir -p /mnt/imooc 2.掛載命令:mount /dev/sdb1 /mnt/掛載目錄 3.卸載命令:umount /mnt/掛載目錄 4.手動掛載的分區,不具有永久性,系統重啟后,掛載就會失效 5.重啟系統自動掛載,需要修改 /etc/fstab文件: vim + /etc/fstab 6.添加配置查看全部
-
分區格式化: 1.parted工具可以格式化,但是parted支持的文件系統有限 2.無論使用MBR,還是GPT進行的分區,都可以使用"mkfs"進行分區格式化 3.使用mkfs命令格式化:mkfs.ext3 /dev/; mkfs -t ext4 /dev/sdb2 MBR中的擴展分區是不可以格式化的,只有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可以格式化 4.GPT的分區表的硬盤格式化后我們使用fdisk的命令是沒有辦法看到各個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的,必須 啟動parted分區工具,使用print指令,才能查看GPT硬盤分區的分區表查看全部
-
fdisk只能給硬盤做MBR分區 parted既能給硬盤做MBR分區,又能做GPT分區 1.輸入parted命令,啟動parted分區工具 2.輸入help查看幫助信息 3.切換分區目標磁盤,輸入select /dev/sdc 4.給目標硬盤指定分區表的類型,然后才能給硬盤添加分區,輸入mklable命令, (如果使用MBR分區,輸入mklabel msdos;使用GPT分區,輸入mklabel gpt) 5.輸入print 查看當前分區詳情;輸入print all命令,查看所有分區詳情, 6.parted分區操作模式:①交互模式(使用提問模式選擇) ②命令模式 交互模式添加分區: 添加分區指令:輸入mkpart命令 輸入分區名稱, File system type?[ext2]?選擇分區系統類型(默認ext2), Start?分區從第幾MB開始:從0開始 End?結束位置:2000MB Ignore/Cancel?(4K對齊,對硬盤分區很重要,為了達到最佳性能,分出1-2000MB空間,讓數據塊對齊) 輸入Cancel取消 命令模式添加分區: mkpart test(分區名稱) 2000(開始位置2000MB) 3000(結束位置MB) 注意:使用命令模式添加分區的時候,分區名稱是不可以省略的 刪除分區:rm 3(分區編號) unit GB命令:使用GB給分區指定開始和結束位置 quit 命令: 退出分區工具查看全部
-
分區模式之MBR(比較老,舊) 1.主分區不超過4個 2.單個分區容量最大2TB 分區模式之GPT 1.主分區個數“幾乎”沒有限制(在GPT的分區表中,最多可以支持128個主分區) 2.單個分區容量“幾乎”沒有限制(在GPT的分區模式中,每個分區的大小突破了MBR分區的2TB限制) GPT的主分區中,不適合安裝X86架構的系統(32位操作系統)查看全部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