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在线久爱草,狠狠天天香蕉网,天天搞日日干久草,伊人亚洲日本欧美

為了賬號安全,請及時綁定郵箱和手機立即綁定

貌離神合的RNN與ODE:花式RNN簡介

標簽:
AngularJS

本来笔者已经决心不玩 RNN 了,但是在上个星期思考时忽然意识到 RNN 实际上对应了 ODE(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这为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用深度学习来解决一些纯数学问题——提供了思路。事实上这是一个颇为有趣和有用的结果,遂介绍一翻。顺便地,本文也涉及到了自己动手编写 RNN 的内容,所以本文也可以作为编写自定义的 RNN 层的一个简单教程。

注:本文并非前段时间的热点“神经 ODE [1]”的介绍(但有一定的联系)。

RNN基本

什么是RNN?

众所周知,RNN 是“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跟 CNN 不同,RNN 可以说是一类模型的总称,而并非单个模型。简单来讲,只要是输入向量序列 (x1,x2,…,xT),输出另外一个向量序列 (y1,y2,…,yT),并且满足如下递归关系的模型,都可以称为 RNN。


image

也正因为如此,原始的朴素 RNN,还有改进的如 GRU、LSTM、SRU 等模型,我们都称为 RNN,因为它们都可以作为上式的一个特例。还有一些看上去与 RNN 没关的内容,比如前不久介绍的 CRF 的分母的计算,实际上也是一个简单的 RNN。

说白了,RNN 其实就是递归计算。

自己编写RNN

这里我们先介绍如何用 Keras 简单快捷地编写自定义的 RNN。

事实上,不管在 Keras 还是纯 tensorflow 中,要自定义自己的 RNN 都不算复杂。在 Keras 中,只要写出每一步的递归函数;而在 tensorflow 中,则稍微复杂一点,需要将每一步的递归函数封装为一个 RNNCell 类。

下面介绍用 Keras 实现最基本的一个 RNN:


image

代码非常简单:

#! -*- coding: utf-8- -*-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ayer
import keras.backend as K


class My_RNN(Layer):

    def __init__(self, output_dim, **kwargs):
        self.output_dim = output_dim # 输出维度
        super(My_RNN, self).__init__(**kwargs)

    def build(self, input_shape): # 定义可训练参数
        self.kernel1 = self.add_weight(name='kernel1',
                                      shape=(self.output_dim, self.output_dim),
                                      initializer='glorot_normal',
                                      trainable=True)
        self.kernel2 = self.add_weight(name='kernel2',
                                      shape=(input_shape[-1], self.output_dim),
                                      initializer='glorot_normal',
                                      trainable=True)
        self.bias = self.add_weight(name='kernel',
                                      shape=(self.output_dim,),
                                      initializer='glorot_normal',
                                      trainable=True)

    def step_do(self, step_in, states): # 定义每一步的迭代
        step_out = K.tanh(K.dot(states[0], self.kernel1) +
                          K.dot(step_in, self.kernel2) +
                          self.bias)
        return step_out, [step_out]

    def call(self, inputs): # 定义正式执行的函数
        init_states = [K.zeros((K.shape(inputs)[0],
                                self.output_dim)
                              )] # 定义初始态(全零)
        outputs = K.rnn(self.step_do, inputs, init_states) # 循环执行step_do函数
        return outputs[0] # outputs是一个tuple,outputs[0]为最后时刻的输出,
                          # outputs[1]为整个输出的时间序列,output[2]是一个list,
                          # 是中间的隐藏状态。

    def compute_output_shape(self, input_shape):
        return (input_shape[0], self.output_dim)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
TA 點贊

若覺得本文不錯,就分享一下吧!

評論

作者其他優質文章

正在加載中
  • 推薦
  • 評論
  • 收藏
  • 共同學習,寫下你的評論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贊賞金額會直接到老師賬戶
支付方式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今天注冊有機會得

100積分直接送

付費專欄免費學

大額優惠券免費領

立即參與 放棄機會
微信客服

購課補貼
聯系客服咨詢優惠詳情

幫助反饋 APP下載

慕課網APP
您的移動學習伙伴

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慕課網微信公眾號

舉報

0/15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