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和富贵人家的小姐-《分析模式》漫谈
“Analysis Patterns”的第一章有这么一句:
I suspect that there are a small number of highly generic processes that cut across traditional boundaries of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business engineerng.
2004(机械工业出版社)中译本的译文为:
2020(人民邮电出版社)中译本的译文为:
这句话没有什么难以翻译的地方。
不同之处在于,2020中译本的译者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给“business engineering”加了一个译者注。
可惜,这个译者注是错的。
我看到这个译文的第一感觉是:这怎么还有个译者注?business engineering是很普通的词汇,怎么就变成了Hubert Österle的方法学?
我们来学福尔摩斯破一下案。
(1)书中原文和作者官网没有提到Hubert Österle
我搜了“Analysis Patterns”的原文,以及作者的网站https://martinfowler.com,没有一处提到Hubert Österle。
(2)business engineering不等于Business Engineering
富贵人家的小姐不等于“富贵人家”的小姐。
如果作者Martin Fowler在这里使用business engineering的意思是Hubert Österle的方法学,他会使用首字母大写的Business Engineering。
但是,搜遍“Analysis Patterns”全书,有四处地方提到business engineering,全部是小写。
不知道译者从哪里凑巧看到了什么资料,做出判断说business engineering指的就是Hubert Österle的方法学,然后热心地给读者介绍。
(3)来看看Hubert Österle的方法学
译者所提到的Hubert Österle的方法学是存在的。
我找到了1995年出版的Hubert Österle的书“Busines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eading for New Processes”:
我们看看书里面Hubert Österle是怎样称呼他的方法学的:
不管是在句首还是句中,都是首字母大写的Business Engineering——专用名词。
即使Martin Fowler想为译者站台说我就是那个意思,估计都不太方便了,因为Fowler是英国人,没法用“不熟悉英语”来做借口。
(4)那有没有可能business engineering这个词就是Hubert Österle先用的?
这个还真不好考证,让我赌的话,我就赌不是——因为我没看过他的书,说明……(狗头
)。
首先,如果Hubert Österle真的是新一代的开山怪,他的著作被引进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无论是软件开发领域还是企业管理领域,都没找到他的书的中译本。
另外,1990年代又不是什么蛮荒时代,business engineering这样的说法应该早就有了。以前的网络资料不好找,可以搜索一下会议记录,例如1990年CAiSE会议的这篇论文:
CAi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今年已经是36届:
当然,不是说Hubert Österle没有学术贡献或学术地位,只是说business engineering这个词应该在更早时间就在使用了。
以上只是我根据各种资料做的一个猜测,不一定正确,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共同學習,寫下你的評論
評論加載中...
作者其他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