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数字环境中,扩展客户支持运营对成长中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本案例研究探讨了我们如何将一家零售初创公司的支持系统从负担过重转变为高效、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云端技术。
1.1. 挑战开始了注:我会定期更新这篇文章,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进展,比如更好的模型、LlamaIndex工作流和代理等。所以这是为客户做的工作的最新版本。
一家快速扩张的零售初创公司其支持团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有数千个关于订单状态、取消订单和支付问题的咨询,导致了等情况。
- 客户等待时间变长、客户流失增多、旺季时支持人员忙不过来
我们设计了一个由AI驱动的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雄心勃勃的技术标准。
- 小于2秒的响应时间
- 支持1000+并发用户
- 上下文对话理解能力
- 与现有系统的无缝对接
- 99.9%的运行时间保障
这个系统会利用现代大型语言模型技术和云计算来自动回答客户常见的问题,让人工客服可以专注于更复杂的问题,保证所有客户都能得到快速且一致的支持。
2. 系统架构:设计用于扩展性和性能客服聊天机器人可以看作是由多个组件组成的ML系统:
2.1. 机器学习的主要目标该系统的业务目标是准确地回答客户的问题。在机器学习的世界里,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一个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公司的文档和以往的客户支持工单准确回答客户的咨询。
2.2. 小任务- 文档嵌入和索引以实现高效检索功能
- 查询理解与上下文理解
- 基于语义相似性的相关文档检索
- 基于上下文的自然语言响应生成
- 对话状态管理
- 实时性能需求
- 响应的准确性和相关度
- 支持大量并发用户
- 长时间对话的内存管理效率
一个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的输入内容是一个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查询,以及任何对话历史记录。系统通过检索和生成过程处理此输入,以生成一个与上下文相关的响应。
聊天机器人的输入和输出
2.5. 系统高级概述:基于RAG的客户支持系统我们的客户支持系统基于 RAG(检索增强生成)范式运行,该系统结合了检索和生成的能力,以提供准确且上下文相关的响应。以下是对该系统工作方式的高层次概述:
架构的高层视图。在此架构中,大模型在这里担任推理和决策的角色:它可以直接回答用户的问题,因为它经过了客户数据的调优并具备领域知识,或者在必要时从知识库检索相关文档。
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 知识库
— 包含公司文档、常见问题解答和历史支持请求
— 索引并嵌入,以实现高效检索
— 定期更新,加入新信息
2. 检索器
— 处理用户查询,并查找相关信息
— 使用语义搜索将查询与相关文档匹配
— 缓存常见问题以加快响应速度
3. 生成器
— 处理找到的信息和用户的提问
— 保持对话的连贯性
— 生成自然且连贯的回答
当用户提问时,系统会:
- 处理用户的查询以及对话的上下文
- 从知识库检索相关信息
- 根据检索到的信息生成相关的回复
- 回复的同时保持对话状态
这种架构确保回答既准确(基于实际的文件资料),又自然(语言模型的生成能力也使得回答听起来自然)。
3. 在AWS上使用LlamaIndex实现RAG的技术深入探讨 (实现RAG)我们现在来看看设计的系统,了解每个模块是干什么的。
系统架构
3.1:系统组件简介3.1.1. 客户端层
- 基于 WebSocket 的实时通讯接口
- 具备离线功能的渐进式 Web 应用 (PWA)
- 支持网页端和移动客户端的响应式设计
3.1.2. 应用层
- 应用负载均衡器(ALB)用于请求分发
- 基于FastAPI的RESTful服务部署在ECS Fargate上
- LlamaIndex工作流(agent)作为系统的大脑。第一个版本的架构是最初的RAG系统,使用LlamaIndex,但我已更新它以利用LlamaIndex提供的新特性,比如工作流和代理解决方案。代理可以访问查询引擎、内存和LLM端点,然后根据客户需求做出决策。因为它在客户数据上进行了微调,所以它可以判断是直接回答查询,还是需要从缓存和主向量索引中检索。
- 通过容器隔离实现会话管理
3.1.3. 存储架构
结合了 S3 和 OpenSearch 的双组件系统:
S3 数据湖
— 训练数据和模型资产存储
— 源文档的管理与维护
— 版本管理和不可变的存储
向量搜索实现
— 缓存向量索引:优化频繁查询(Lucene/HNSW)
— 主向量索引:全面的搜索能力(FAISS)
文档处理流程
系统实现了一种单向数据流向,其中源文档从 S3 开始,经过嵌入处理后,完整地存储在 OpenSearch 中。此架构:
- 在 S3 中保留源文档以确保长期保存
- 在 OpenSearch 中完整保存文档内容
- 支持无需外部查找的高性能向量搜索
- 支持向量和文档的原子操作
3.1.4. 模型层
- 基于SageMaker的部署流程
- 两个主要的端点,这些端点上的模型经过客户的特定数据微调以获取更多领域知识:
— BERT用于实时嵌入生成
— Llama 2(或其他开源模型,我们现在有更好的开源模型)用于响应生成
- 自动化的训练和部署流程
3.1.5. 监控框架
- 利用 CloudWatch 进行指标和性能监控
- 借助 X-Ray 进行分布式追踪
- 端到端请求监控及异常行为检测
- 采用双索引策略的分层向量搜索
- 基于容器的会话隔离技术
- 实时性能优化技术
- 自动化的MLOps流水线系统
- 全方位的可观测性
这种架构提供了企业级性能,同时保持了高度的定制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施过程彰显了在AWS服务、现代AI架构设计以及生产级系统架构设计方面的深厚专业能力。
以下显示了从用户提问到得到回复的完整流程:
查询流
4. 性能优化与架构实现 4.1. 自托管模型架构我们的系统采用了自托管的语言模型,通过SageMaker端点进行部署,具有四个主要优势:
1. 特定领域的适应
— 专业领域知识的表示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微调
— 能理解上下文的查询处理
— 提高在特定领域的准确性
2. 性能特点
— 本地推理,延迟低于200毫秒
— 优化的服务配置以支持模型
— 受控的基础设施管理,确保稳定运行
3. 运营经济学
— 可预测的成本增长
— 取消按令牌计费
— 资源利用优化
4. 响应工程学
— 精确输出控制
— 一致的响应方式
— 可配置的生成参数设置
4.2.1. 容器架构
系统利用ECS Fargate进行编排,提供以下功能:
- 持久的性能,适用于长时间运行
- 优化的并发请求处理能力
- 灵活的部署选项
- 减少冷启动的影响
4.2.2. 高级缓存策略
系统通过向量相似性实现了语义缓存,从而可以:
- 识别语义相似的查询
- 高效重用响应
- 降低计算开销
4.2.3. 生产扩展的特点
部署架构显示了:
- 横向扩展性
— 容器扩展时的线性性能
— 自动负载均衡功能
— 动态资源优化能力
2. 操作稳定性
— 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
— 支持零停机部署
— 自动故障转移功能
此优化架构成功地将理论设计与实际部署需求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响应时间始终低于500毫秒,并保持了高精度——这对于企业级RAG实现来说是一个关键进步。
4.3. 数据处理过程对性能的影响系统的表现特性通过经过系统性的数据准备和处理优化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处理流水线的效率
- 智能文档分块将令牌处理开销减少了45%
- 选择性预处理消除了冗余的分词任务
- 针对特定领域的标准化使检索精度提高了28%
数据训练优化这很重要
- 27个意图和10个类别之间的结构化分类(受BiText数据集启发)
- 通过30种实体类型提升了语义理解能力
- 涵盖26,872个问题/答案对的全面覆盖
质量控制的影响
- 去重使索引大小减少了23%
- 元数据标准化提升了检索精度
- 领域特定处理增强了对上下文的理解
数据准备策略着重于关键的预处理步骤,并利用模型内置的能力,已经在关键指标上展示了显著的性能改进,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响应并降低了计算成本。
5. 成果与影响:从原型到量产 5.1. 部署关键节点- 初始试点部署,每天服务1,000个查询
- 逐步扩大到全部生产规模
- 分阶段在不同客户支持渠道中部署
1. 业务影响
— 平均响应时间减少约60%
— 升级至人工代理的案件减少约40%
— 对AI处理的问题满意的客户比例约为80%
2. 系统使用
— 每月处理超过3万次客户互动
— 大约60%的查询成功率
— 在特定领域的查询准确性很高
3. 运营效率如下
— 支持运营成本降低约50%
— 客户服务水平提升3.5倍
— 无需额外人员即可实现24/7全天候支持
1. 可扩展性验证
— 线性性能扩展,支持数千个并发用户
— 保持一致的低于500毫秒延迟,即使在大规模下
— 自动扩展可处理5倍流量峰值
2. 资源优化
— 计算成本每次查询降低40%
— 优化缓存使用,减少对模型的调用
— 在高峰负载时高效分配资源
3. 适应现实世界
— 成功应对意外的查询模式
— 在不同客户群体中表现出色的性能
— 在极端负载下优雅地降级
1. 技术洞察
— 监控和警报的重要性
— 回退机制的重要性
— 逐步推出功能的好处
2. 商务学习要点
— 整合用户反馈能提高准确性
— 明确的升级流程很重要
— 自动化与人工干预之间的平衡
这一实现表明了,企业级RAG系统能够在大规模下同时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通过结合精心设计的架构、性能优化和强大的数据处理,我们创建了一个不仅满足当下的企业需求,还为未来的改进和扩展奠定了基础的系统。
这一实施的成功经验为希望利用RAG技术进行客户服务支持的组织提供了一个蓝图,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未来在企业环境中的部署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共同學習,寫下你的評論
評論加載中...
作者其他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