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996、双休不加班、弹性工作不打卡、女性友好、提倡WLB(Work Life Balance)……集合以上所有福利待遇的公司,堪称“神仙公司”!
如果再加上“不卷且高薪”这两个条件,那更是顶流的存在!
这样的神仙公司真的存在吗?当然!
黑马学员王林(化名)入职深圳NIKE半年,自曝不加班,不打卡,一周任选一天在家办公,全额公积金,薪资23K*14薪!
狠狠羡慕了!
考研3次,失败3次
他不再“死磕”了!
现在王林又有钱、又有闲的work-life balance神仙生活,确实让人很羡慕。但你们不知道的是,在1-2年前,他还在考研失败的泥潭里苦苦挣扎。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24考研报名人数438万,虽然相比往年人数有所减少,但竞争依旧激烈,2023年上岸率仅为16%,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几百万考生陪跑。
王林,就是其中的一员。
▲ 数据来源网络,如侵删
作为东北石油大学的毕业生,王林以成为大学老师为考研目标,希望能提升学历,为未来铺路。
事与愿违,考研3次,王林失败3次。
分析原因,王林觉得可能是目标太高,每一次都是非985且名校不考,失败的理由也几乎一样——复试失败。虽然他尝试过调剂,但调剂名额少之又少,计算机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名额更是稀缺,结果显而易见。
比起难过,王林更多的是麻木。他原本以为努力就能上岸,经过3次失败后,他把考研比作“一个人的独木桥,枯燥的参考书,做不完的各种真题,以及无休止的压力。”
“考研分数线下来了,考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
“那还继续考吗?”
“……”
在经历过3次失败后,这次,王林沉默了,“不考了吧,三年了,我可能耗不起了。”
在第三次成绩尘埃落定后,王林决定放弃考研。他突然意识到:“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考研未必适合所有人,至少不适合我。换个赛道再出发,人生同样也能上岸。”
你只是榜上无名
又不是脚下无路!
现实生活中,像王林一样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考研的理由不同,比如不甘心,逃避工作,继续深造,但他们都试图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上岸的可能性。
@御坂po 我,本科985院校,考研4次失败,两次失败于复试阶段,别人说我不够努力,我不想反驳或者辩解,比起那些废寝忘食的优秀学子,我确实差的很远,80%的投入程度是我的极限。这80%的努力程度乘上4年的压力积累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每天都处在极度的抑郁之中,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目前,我在上市公司的核心研发部门担任研发工作,同事都是各个研究所跳出来的,薪资处于同届研究生同学均值,虽然岗位要求是研究生,但是公司更在意的还是实力和经验。想告诉还在迷茫的学弟和学妹们,人生不止是考研,成长是动态的,刻舟求剑是要不得的,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挤不过去的路就别挤了,其他的路真的不是死路。
滑动查看更多考研经历:
▲ 图源富贵论坛,如侵删
二战、三战失败,到底还要继续吗?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着王林很长一段时间,王林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
①为什么考研?抛开个人情绪,包括名校情结,个人执念,面子问题等。
②考研给你带来了什么?比如情绪爆炸,焦虑,拖延,怀疑自己……负面情绪的蔓延是很可怕的,有些可控,有些可能直接影响身心健康。
③各项成本支出如何?比如经济成本,如果是脱产学习,家里能否支持?比如时间成本,研究生备考对你以后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学历价值能否盖过你几年gap的缺口?
对于王林来说,考研最大的痛苦,是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的无限次徘徊。在决定放弃考研的那一刻,他得到了解脱,与自己和解。
人生,永远不止考研这一条路
决定放弃考研之后,王林选择0经验转战互联网,自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无经验+空窗期=bug叠满,根本找不到工作。他选择黑马程序员重新出发,学习Python+大数据,毕业后顺利进入了深圳Nike!
王林说,放下考研执念,做个考研赛道的“逃兵”,没什么不好的,他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谈起“考研热”现象,王林表示,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拼命“内卷”的背后,还是对就业压力的不安和焦虑,尤其是毕业生增多,市场标准拔高,大学生焦虑只增不减。当绝大多数人在扎堆考研、考公的时候,就业反而成为较简单的事情。
王林最后还说:
如果决定考研,那就全力以赴,别留遗憾!但要记住,巴尔扎克曾说,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漫长,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
共同學習,寫下你的評論
評論加載中...
作者其他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