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现身说法:编程易学难精,还是要兴趣驱动
我的采访对象朱华宇,是一个经过极客学院培训后上岗的前端工程师。他不仅不是科班出身,而且是个学市场营销的文科生。在大学的时候,他与网络的交集仅仅是会玩游戏,会上网,以及用自动工具生成过网页而已。后来,工作上突然的变故让他重新考虑自己的方向。他一度想去转行做设计,但后来在设计过程中接触了Web开发。最终选择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回顾,华宇觉得最难的是代码背后逻辑。“(产品)怎么去实现,怎么去做,不自己去做是想不出来的。” 举初学者觉得较难的 Javascript,他一开始学的时候,不仅对命令的功能不清楚,而且对逻辑云里雾里。突破的时候很多是看他人的交互产品,不断模仿,不断摸索才会形成自己的思路。
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应付不涉及后台的页面和简单交互。如果是纯静态网页的话,甚至一个月就可以上岗。他看到有人的确零基础学习了三个月就获得了一份每月八千的工作。
当被问到是否出现了“培训班”歧视,他承认的确有一部分公司会在面试中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如果技术过关,或者能够表现出潜质,这并不是一个逾越不了的障碍。他在面试中就坦承自己是自学编程,但是在沟通中,被问到如何学习,他告诉面试官“在房间里只有书和电脑,除了睡觉就是学习。”最终,这种认真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打动了面试官。
(他也提到,部分面试官之所以反感辅导班,不仅仅是因为辅导班过于速成,而且因为这类人很多时候缺乏对于编程的兴趣,仅仅为了找工作,缺乏后劲。)
首先,编程的枯燥的确容易让很多人一开始打退堂鼓。尤其是当技术逐渐加深,涉及基础理论的时刻。线下渠道的封闭培训班教学方式更传统,而线上渠道和自学尽管更自由,资源更多,但也更不容易让人坚持下去。缺乏环境是另外一个零基础人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些幸运的转行者能够找到愿意指导的老师和朋友,而如果周边没有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在摸索中失去方向。
其次,技术不太可能通过单纯上课来培训。尽管三个月可以获得 8 K的工作,但是并不等于闭门造车的学 1 年就可以获得20K的工作。因为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与课堂上完全不同的新状况,而合格的技术必须在不断实践、模仿与反思中成长。
第三,如果通过努力,无基础码农能够到达中级技术人员的标准(大约10K – 15K 收入)。但如果再往上走,会遇到更多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技术的深度理解会成为一个劣势。以前端为例,此时需要了解的不仅是前端,而且是后台和整个网络架构,这需要更多的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此外,这个时候个人之前的技术储备也会渐渐见底,比起竞争对手会显现出劣势。
目前,华宇已经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他的努力程度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在采访他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凌晨一点。但他才刚刚下班。即便是不加班的时候,他也会花许多业余时间学习技术。这或许是许多转行的程序员生活的一个缩影:路的确不容易走,但是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就是幸福的。
关于零基础转行程序员,我们为你总结了以下几条:
1,除非天赋异禀骨骼惊奇,不然不要指望入行就有 20 K 月薪!或许在大公司,顶级学校,和突出的个人技术水平会有这样的待遇。但对于转行者来说,达到这个水平至少也要 3 – 5 年的时间。
2,从教育上,学会编程并不困难。但是个人最好要满足几个条件:基本的数学能力(以高考数学不挂科为准),对电脑和编程工作不排斥,逻辑思维要非常清晰。
3,技术行业门槛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高,如果是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短时间的强化培训是可行的。但越往上走乃至于获得高薪,需要恶补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及时提升自己对于系统的基础理解,可能会在入行两到三年左右陷入职业的迷茫阶段。
4,辅导班和培训班可以加速人入门的速度,但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必须在工作和项目中磨练很长时间,指望一出辅导班便能有好工作对多数人而言并不成立。
5,兴趣导向,尤其是真正热爱编程这件事本身,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重要。否则在后期会寸步难行。
6,前端、安卓需求量较大,其中前端较容易入门,可能是很多转行人士的首选。
7,不建议高考失利的青年直接去学习编程,大学提供的眼界和基础思维方式仍然是培训难以替代的。此外,招聘时大学本科仍然是许多公司的门槛。
共同學習,寫下你的評論
評論加載中...
作者其他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