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4 月 11 日起,我们正式开启了主题为 《The Future of Database》的系列直播,经过前面三期直播,我们逐步为大家描绘了我们眼中未来数据库的模样。以下是第三期「聪明的数据库,如何减轻你的心智负担」直播的部分文字和视频回顾,enjoy~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流量高峰
很多业务中的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比往常多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流量冲击。这些流量会冲击后端架构每一层,但是数据库是最后的生命线,也是最难救的。
为了抵抗随时发生的流量爆发,保证业务不受流量的影响。必须购买支撑“预想中”的业务峰值的物理资源。
Cloud is changing everything
行业普遍现象是平时物理资源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而云带来最本质的变化就是从“买房”到“租房”,只需要准备好满足日常需求的物理资源,遇到流量爆发时,可以用“租”的方式满足短时间内的需求来保证正常运转。这也是 Severless 概念的核心——让数据层拥有智能的调度能力。
市面上的 Serverless 主要是面对计算层的,而存储层仍然依靠传统的数据库。其实 Serverless 不应该再去假设底层数据库跑在几台机器,应该根据 Workload、业务弹性调度并精确计算成本。而数据库需要实现 Serverless 的前置条件是调度能力,当业务发生剧烈的流量变化、负载变化的时候,数据库可以根据业务的形态去调整自己的拓扑。需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所有数据库都有这样的调度能力,而 TiDB 正是拥有这样的前置条件才能实现数据库层面的 Serverless。
这一点其实早在 TiDB 设计之初,我们就一直在为这个方向在准备,比如想要数据库拥有这样的弹性调度,必须拥有动态分片的能力,而 TiKV 的分片策略便是为此设计的。快速弹性调度同样也有前置条件,而 TiKV 分片大小也是为此而设计。同样在精准性、独立性和通用性上都是针对性设计了各个部分的架构。
在 TiDB 4.0 中这辆概念车即将上路。
当然针对不同的场景,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弹性调度」的方式:
-
基于负载的分裂均衡及调整副本
可以在不同的负载,根据实时情况增减副本数量。
-
自动节点扩充
面对流量的大范围起伏,自动增减节点数量,以保证业务顺利、流畅的运行。
-
自动冷热分离、存储介质分离 (WIP)
普通集群有些数据常访问,有些数据长时间无访问。当弹性调度存在时,会自动调整存储介质,降低成本。
-
自主热点隔离 (WIP)
进行弹性调度,把冷热点节点进行切分。
总的来说 TiDB 4.0 可以用两个点来概括:Real-Time HTAP & Serverless,换句话说:TiDB 4.0 是可以自救的数据库。
欢迎登录 PingCAP 官方网站查看技术文档和博客:https://pingcap.com
共同學習,寫下你的評論
評論加載中...
作者其他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