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 input-number 为例:
@ 是 v-on 指令的简写,用来绑定事件监听器:
<InputNumber @on-change="change" :max="10" :min="1" v-model="value1"></InputNumber>
我们使用组件的时候,会注册了一个自定义的事件:
methods: {
change (v) {
console.log(v)
}
}在组件内部触发的方式也很简单:
调用了
$emit来触发当前实例上的事件,事件名为on-change
this.$emit('on-change', val);那思路来了,如果 InputNumber 外层嵌套在了某一个 FormItem 组件里面,事件之间的互相调用也是类似的,只是多了个假设:
嵌套关系,可能有多级父子
像 element 和 iview 多设计了一个 mixins,里面提供了一个方法:dispatch
它接受 3 个参数:
componentName 组件名
eventName 自定义事件名称
params 事件传递的参数
dispatch(componentName, eventName, params) {
}比如类似 input-number,很多这种表单内嵌的组件,都会设计和 FormItem 的互动:
this.dispatch('FormItem', 'on-form-change', val);我们在设计 FormItem组件的时候,注意:
export default { name: 'FormItem'}然后注册一个自定义事件,方式也是一样的:
<Form-item @on-form-change="test"> </Form-item>
我们来看一下 dispatch 函数的内部:
思路是一层一层往上找父元素:
$parent -- 父实例
$root -- 组件树的根 Vue 实例
var parent = this.$parent || this.$root;
获取父组件的 name:
var name = parent.$options.name;
开始循环判断:
while (parent && (!name || name !== componentName)) { // ...}比如上面的input-number 内部调用了 dispatch,传入了参数,就是一直找父元素 name 为 FormItem 的
在 while 的内部:
接着找它的父示例,然后获取 name
parent = parent.$parent;if (parent) {
name = parent.$options.name;
}最终如果找到了:
和最开始触发自定义事件是一样的:$emit
if (parent) { parent.$emit.apply(parent, [eventName].concat(params));
}
作者:dailyvuejs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dedf2575859
共同學習,寫下你的評論
評論加載中...
作者其他優質文章